在犯法后,民事赔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对受害人的经济补偿。以下是关于犯法后民事赔偿的一些关键点:
1. 赔偿范围:民事赔偿通常包括实际物质损失,如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2. 赔偿程序:受害人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也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3. 赔偿标准:赔偿标准法院可能会裁定中止执行,等待犯人出狱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
5. 赔偿能力: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考虑犯人的赔偿能力,以避免作出无法执行的判决,导致“空判”。
犯法后民事赔偿-法律是否有规定损坏老百姓的东西理应赔偿?
如果损坏公民合法财产,要赔偿的。
1:《民法通则》第五条和《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公民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所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2:民法通则十七条
损坏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应当负责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它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其它损失
3:物权法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失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它民事责任
4:物权法三十八条: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犯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犯法后民事赔偿-民事纠纷坐牢还赔钱吗
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坐牢。
1、(坐牢)受到刑事处罚的,不得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2、因犯罪嫌疑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损害的,被害人有权主张赔偿。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单独提出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
3、法院判决后,因犯罪嫌疑人坐牢致使民事判决无法执行的,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等待犯罪嫌疑人出获并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
犯法后民事赔偿-被刑事拘留后,还需要民事赔偿么?
是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犯罪嫌疑人除了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刑事拘留只是刑事强制措施,并不是嫌疑人承担的刑事责任。嫌疑人承担什么刑事责任,以法院最终的判决为准。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人身损害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