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赔偿
最佳答案:
责任划分依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要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如下: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当事人也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赔偿标准
赔偿时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根据事故双方主体性质有所不同: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责任划分 赔偿比例
---- ----
负全部责任 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负主要责任 承担70%的赔偿责任
负同等责任 承担50%的赔偿责任
负次要责任 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无责任 不承担赔偿责任
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应根据《通则》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ping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承担8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承担6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承担4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一方无责任,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对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上述规定赔偿。以上赔偿比例的确定是基于保护弱者的考虑,在损失分担比例上适当偏向受害方。
特殊情况的赔偿案例
-好意同乘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顾某与刘某发生事故致刘某搭乘人颜某受伤,公安交管部门认定顾某、刘某负事故同等责任,颜某无事故责任。法院认为刘某无偿搭载颜某属于好意同乘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因无证据证明刘某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最终酌定刘某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超龄劳动者误工费赔偿情形:谭某与金某发生事故,谭某负全部责任,金某无责任。金某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某保险公司抗辩称其无权请求赔偿误工费。但法院根据金某提交的送货单、记账本、企业负责人出庭陈述等证据,证实金某受伤前具备劳动能力且有稳定收入,认定应当赔偿金某误工费损失。
-非机动车有过错情形: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内逆行与李某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事故,王某负主要责任,李某负次要责任。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王某对自身损害存在较大过错,应依法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同时李某疏于观察也存在过错。
交通事故中的主次责任,赔偿怎么算?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事故责任被确定为主次责任,赔偿金额的确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伤者的年龄、收入能力、医疗费用、可能的收入损失等。具体的赔偿金额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 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用、药费、手术费等,需要提供相关费用单据。
2. 收入损失:如果伤者有工作,可能会因为受伤而减少收入。这可能需要计算受伤期间可能获得的收入金额和可能的未来收入损失。
3. 康复费用:包括康复治疗的费用、物理治疗师的费用等。
4. 交通费用:伤者及其护理者可能面临一段时间内无法自理,需要额外的交通方式来去医院接受治疗,这可能会产生额外的交通费用。
5. 辅助设备费用:一些伤者可能需要特殊的辅助设备,这些设备的费用也应该包括在赔偿范围内。
在主次责任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主要责任方需要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方需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具体的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的确定需要参考当地法律法规和事故具体的情况。如果有必要,可以咨询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