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关-古代洛阳八关之一

大谷关

《大谷关》,此词条收录于04/12,仅供参考

      大谷关,又名太谷关,古代洛阳八关之一,乃东汉灵帝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为抵御黄巾起义而设,是汉魏洛阳故城的南大门,也是客家人南迁的出发地。该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与北魏时期开凿的水泉石窟相近,风景秀美。

      大谷关因其地势险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沟壑纵横,战时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大谷关也是古代洛阳通往南阳、汝州、许昌等地的重要关口。在近代,大谷关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1926年,军阀混战,岳维峻部数团溃兵于大谷关遭民团截击,数百人丧生。1944年,皮定均率部在大谷关抗击日军,偃师、伊川“边区自卫队”在水泉村多次与日军作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