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原操子》,此词条收录于04/19,仅供参考
河原操子,1875年生于信州松本市,自幼丧母,由父亲河原忠养大。河原忠是日本贵族后裔,为汉学家且对中国社会研究颇深,与日本有势力的军人福岛大将联系密切,福岛因青年时横跨俄国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在日俄战争前成为日本对俄国、蒙古的决策人物。
河原操子学习成绩优异,从长野县师范学校女子部毕业后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但毕业前夕因患胁膜炎退学返乡,后在长野高等女学校任高中教师。
1900年,日本女子教育开拓者下田歌子到长野讲演,河原操子前去拜访,二人结下深厚友谊。同年9月,河原操子在下田歌子帮助下到横滨大同学校教书,大同学校是中国侨民子弟学校,也是清政府输送的留学生入学前补习日语的学校,教务主任为中国人。在横滨不到两年,河原操子学会地道中国话。
在横滨工作两年后,下田歌子把河原操子推荐给在上海创立务本女子学堂的吴怀疚,河原操子成为该校唯一女教师,教授日语、算术、图画和唱歌等科目,因其课讲得精彩,吸引众多学生家长,名气渐大。
河原操子一直投身教育事业,然而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日本明治三十六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使其身份变得神秘重要。当时清政府日暮途穷,俄国因在欧洲受德国制约,开始将势力伸向中国东北,清政府执政者忧虑俄国入侵。日本为自身利益早有涉足满蒙的欲望,不甘心俄国在满蒙的势力扩张。清政府亲日派肃亲王善耆通过日本顾问川岛浪速(日本黑龙会分子,辛亥革命后曾勾结肃亲王善耆组织宗社党,在日本军部操纵支持下于东三省搞“满蒙独立运动”企图分裂中国东北)与日本驻清朝北京武官清木宣春大佐勾结,将日本势力引入中国东北地区。